为深化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,提升法学生法律谈判事务能力,10月10日下午,文法学院在模拟法庭开展一场《法律谈判》实践课。本次课程由上海段和段(郑州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银行与金融法律事务部副主任张铭律师主讲,文法学院法学系刘春凌老师、石凌雁老师参与,法学专业研究生与23级涉外法治班学生共同聆听。

课程以“理论讲授+调解案例排练展示+专业点评”的模式有序推进。
活动伊始,石凌雁介绍了张铭律师。随后,张律师以分橙子的小故事巧妙引入法律调解思维,以“何谓法律谈判”开始,从“商务谈判的主要策略”“分析律师如何参与商事争议和解谈判,并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专业讲授,提出针锋相对、坦诚说服、抓大放小、搜集情报、时间筹码、法律筹码、欲擒故纵、声东击西,反客为主,锚定策略十种调解策略,期间穿插诸多中外谈判案例,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易懂。最后,他选取不同性质的真实法律谈判案例进行深入分析,助力同学们对法律谈判思维形成更系统、深刻的认知。

张律师抛出“养老院服务合同纠纷调解”“网约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调解”两个典型案例,石老师和刘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并进行角色扮演,本科生组负责案例一演绎,研究生组负责案例二演绎。张律师先对两案的背景、争议焦点及法律适用要点进行清晰梳理。随后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分别代表纠纷各方,围绕案件中责任认定、赔偿标准、证据采信等核心法律问题展开调解讨论,精心排练后进行现场展示。每一组展示完毕,张律师都会从法律观点表达、调解策略运用等方面对同学表现细致点评,既肯定闪光点,也针对法律实务操作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,同时也让同学们发表对此次谈判实践的看法,最后由石凌雁进行总结。

课程最后,张律师向同学们送出寄语,期望大家在法律学习与实践道路上不断进步,成长为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娴熟谈判实务技能的法治人才。
此次法律谈判实践课,是文法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,为法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平台,有助于学生掌握法律谈判技巧、提升法律谈判事务处理能力,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筑牢根基。后续,文法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司法实务人员进课堂活动,推动校企协调育人方式的生根落地,为国家法治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。
(文图/王梦贞 审核/杜勤)